香港一直是連繫內地與世界的主要商業中心,中英同為法定語言,學校自回歸後設有中文、英文及普通話課堂,新一代多數具備兩文三語能力。然而,上一代香港人未有接受普通話教育,加上各人語言能力不同,仍有為數不少的人難以說出一口流利普通話。
社交媒體專頁「奴工處」早前有一名打工仔投稿,表示自己普通話程度有限,但公司最近接了內地客戶,竟以續約一事要脅員工要學普通話。
延伸閱讀:【學習趨勢】受訪遊日港客一口流利日語 每年港澳有幾多人考JLPT?
即睇事主分享與網民回應:(按圖了解)
事主:最近公司接咗個內地客,每次開會都要就佢用普通話。問題係,我普通話真係有限公司,之後人事部出咗封Reminder畀我,話要我自費去上普通話班,如果唔係未必續約。
網民:貼錢返工睬佢有味。
網民:因為工作上有需要而叫員工學嘢就應該公司畀啦!
網民:第日有個日本客係咪要出去讀日文班?
網民:你應該慶幸你公司無接到俄羅斯客,俄文好難學!
網民:要續約?你長工都唔係就走啦……
網民:唔好續囉,直接返工時間上網搵工,有嘢做就睇心情……
網民:仲有人以為講到普通話就湊到內地客?
網民:公司業務發展,跟唔上就一係自己走,一係公司炒。公司原地踏步咪唔使理,但公司發展業務咪自我增值囉!
網民:你咪學住先囉!流利之後,飛起呢間公司轉過份工。講真兩文三語流利,起薪點起碼貴1K啦!
網民:想同樓上講,其實冇咩分別,因為好多人兩文三語都好好。
語言能力固然重要 網民籲:不應貼錢返工
無疑,語言能力對每個人也非常重要,便利於溝通和理解他人說話。不少公司也會偏向聘請精通多種語言的求職者,皆因面對外地客戶時,公司可以尋找員工協助,避免言語不通的問題。有網民認為,精通兩文三語可以提升薪酬水平;但卻另有人回應指,兩文三語早已是新世代的基本技能,難以提升叫價。
即使學習語言有助個人增值,但多個留言仍勸告不應「貼錢返工」,部分人更帶諷刺語氣反問:「有個日本客係咪要出去讀日文班?」另有網民關注,事主只屬合約員工,遇上這種要求應該要離開,不應接受公司的剝削,因為公司要求的事應該是公司付費,而非員工用個人儲蓄支援公司業務需求。
以下為部分普通話課程:
職業普通話II基礎證書(兼讀制)
課程包括語音訓練、聽力訓導及會話練習,適合18歲或以上具副學位或以下之本港合資格僱員或符合「特別‧愛增值計劃」計劃申請資格人士,詳情請參閱:
https://bit.ly/3UpoSS0
職業普通話III(中港貿易)證書(兼讀制)
課程讓學生掌握在中港商貿活動中,以普通話應對及進行各種商業活動報告的能力。入讀申請者必須為中六學歷程度;或中五學歷程度及具兩年或以上工作經驗;及通過入學測試;或持有由僱員再培訓局頒發的「職業普通話II基礎證書(兼讀制)」或同等資歷,詳情請參閱:
https://bit.ly/3TbYtFP
多數人難以避免母語影響第二語言的問題,港式英文隨處可見,按圖了解辦公室改不掉的中英夾雜情況,原來Double Comfirm是錯的?
歐化句是當今華人社會常見現象,以下這3種歐化中文,你有沒有寫過呢?(按圖了解)
延伸閱讀:【銀行熱話】投資銀行偏好聘請內地人? 香港iBank打工仔慨嘆自己恍如外人
延伸閱讀:【職場英語】打工仔英文差被取笑 5分鐘學識3招商業英文口語法
延伸閱讀:【輸入法】新同事第一日返工帶咗塊手寫板!網民:可能同你打字一樣快!
Free eNewsletter
You will receive below exclusive information:
- Course recommendations
- Latest learning insight
- Personalised course remin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