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
Maybe Later Follow

【升學進修】母親竟反對女兒讀大學?年賺390萬仍拒供讀大學!全因7大苦心理由!

美國女子Andrea Mac是企業及個人財務增長策略顧問公司Prequal的東主,去年收入超過50萬美元(逾390萬港元),但她拒絕支援女兒的大學學費。

Mac認為大學學費不斷上漲,質疑投入如此大量資金來獲取高等教育學位是否值得。

她和丈夫亦希望藉着讓子女自行籌謀學費,向他們灌輸獨立、負責任和成功的理念。

強調決定絕非輕率
Andrea Mac於《商業內幕》投稿稱,她的長女就讀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的二年級,但她和先生仍沒有資助其學費的打算。Mac承認這是為人父母一個不太常見的抉擇,「但我們做出這個決定並不是輕率的,我們考慮了很多因素。」

以下是Mac作出這決定考慮七個關鍵理由。

1. 培養孩子獨立自主
Andrea Mac表示,當子女一切——包括選擇學校、獎學金、表現,甚至成績的獲取都由家長決定或監督時,身為學生的子女,可能會成為教育的「被動參與者」。

「我們不支付大學費用,希望藉此讓孩子完全掌握他們的學術旅程。」

她表示,這意味着子女需要自行做出關鍵決定、尋求獎學金並管理好自身財務,這將有助他們真正了解教育的價值。

Mac表示,她和先生從公平的角度出發決定,身為父母沒有權利為子女選擇就讀哪所大學。「(但)如果他們把我們的金錢花在學費上,我們就需要在這個決定中擁有發言權。」

相反,Mac讓大女在升學一事上自由抉擇,前提是不要指望雙親會供書教學:「你可以選擇去一間每年學費5,000美元或10萬美元的大學,但我們不會為此給你開一張空頭支票。」

2. 確保子女明白,能夠讀大學是一項特權
Andrea Mac和她丈夫也認為,攻讀大學學位並非成年儀式,而是對高等教育的選擇和承諾。

她認為,大女是剛從高中過渡的年輕人,擁有一個絕佳機會來學會評估機會成本、時間和金錢的投資,以及這種承諾的預期投資回報

「如果他們選擇讀大學,這種『主角意識』可以促使他們表現得更好,更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學業。」Mac認為,子女為自己的教育作出努力,可以帶來自豪和成就感。

3. 確保兩夫婦財務未來安全
Andrea Mac及其先生一直非常努力地實現經濟的向上流動,並在一個良好教育尚算負擔得起的社區中生活。「我一直以來、並將繼續努力工作,養活我們一家六口。」

但她承認,為四名子女投入約80萬美元(每人就讀四年制大學平均需花20萬美元)資金,可能會危及兩夫婦未來的財務安全。

「我們優先考慮量入為出,為四個孩子支付大學費用,將使我們的財務狀況超出願意承擔的風險。」

Mac為此80萬美元提出更多其他用途,認為長遠帶來更好回報:

  • 四年內投資20萬美元以擴大顧問公司的規模,可以產生更多收入,為家庭提供更顯著的長期利益;
  • 股市的年均回報率約10%,同一時期投入同等金額,或可產生近10萬美元的額外回報
  • 4. 秉持「量入為出」原則
    這關乎原則問題。Andrea Mac表示,審慎理財是她兩夫婦的核心價值。

    「我們不願意借貸來支付大學費用。我們相信金融穩定和量入為出的重要性。」

    她認為不資助子女學費的決定,符合避免債務和維持健康財務狀況的承諾,讓整個家庭受惠。

    5. 應考慮大學教育的投資回報
    Andrea Mac認同,教育是一項投資,應該要像任何投資一樣考慮潛在回報。「隨着學費的上漲,我和丈夫認為有必要評估投資回報率的結果,是否證明大學的財務開支是合理。」

    她質疑投入如此大量資金進行大學教育的價值,特別是當有其他邁向成功的途徑,且不涉及巨額債務時。

    Mac強調,她的子女必須評估具有成本效益的選擇,例如尋求獎學金、考慮其他教育途徑如升讀社區大學、進行職業培訓或更早開始投身職場

    「這種方法教導他們務實、足智多謀,當中牽涉的技能是他們一生受用。」

    6. 不想偏心兄弟姊妹任何一個
    Andrea Mac與丈夫育有四名子女,年齡介乎5歲至19歲,所以她很關心兄弟姐妹之間的平等。

    「承諾支付一個孩子的大學教育經費,意味着我們必須為所有人做同樣的事情,以保持公平。」

    但這項長期的財務承諾或會持續多年,構成龐大財務負擔,令Mac今後可能無法以其他有意義的方式支援較年幼的孩子。她希望確保目前凡財務決策「不會在孩子之間造成不平等」。

    7. 避免令子女覺得是「應份」
    Andrea Mac稱,希望透過讓子女自行承擔大學費用,向他們灌輸強烈的職業道德和責任感

    「我們也希望,(我們的選擇)能幫助他們了解努力工作的價值,以及作出審慎財務決策的重要性。」

    撰文: 黃正軒

    欄名 : 理財熱話

    原文刊登於,原題為:母親年賺390萬仍拒供女兒讀大學 列7大苦心理由:這筆投資值得嗎?

    延伸閱讀:【職場新鮮人】Fresh Grad好難搵工?3個隱藏技巧幫你提升求職成功率!

    延伸閱讀:【銀行熱話】大學生必知7類實習/工作類型 幫你提高機會 畢業考入好公司!

    【JUPAS 2024】大學讀邊科最好前途?入到Medic、Dental下半世無憂?BBA最穩陣?但點解唔好讀Law?


    最新專訪片︰

    【星級斜槓族】Yan Ting周殷廷曾愛情事業兩失意 自認是失敗的歌手 入行9年首度開個唱

     

    Advertisement

    Look out for further updates on our Facebook fan page!

    Looking for jo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