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你正在進修還是正處於大學階段,課堂上面對一頁又一頁的簡報講義或會感到不知所措。究竟應該即時集中精神去聽,還是回家努力溫習呢?如果你想提升學習效能,光是去聽並不足夠,有活動投入更為重要,而上課做筆記便是其中一個方法。
在課堂期間做筆記需要手、眼、耳協調,透過多種感官接受知識可能令你有更大得著!自己做筆記有5大好處,上堂不要呆坐看筆記,動起手寫字來吧!
了解更多進修課程:https://bit.ly/3DkVZ3F
延伸閱讀:【2022升學進修】碩士課程兩大分類有何分別?即睇入讀/畢業要求、利弊、價錢及讀幾耐
上堂自己做筆記的5大好處:(按圖了解)
1. 加強學習記憶
上課期間信息並不只從講義而來,還有從導師口中所述的內容。在做筆記期間,學生需要處理從視覺與聽覺而來的信息。對比光看筆記來說,做筆記屬於主動,而非被動地接收資訊,所以願意做筆記的學生對課堂知識有更深的記憶力。
2. 上課更加留神
部分講師的語速、語調或容易令人感到沉悶,所以演講廳裡不難發現有學生心不在焉,呼呼入睡。無疑,講師授課質素會影響學生吸收,沉悶的講課也容易令學生錯過重點,但學生寫筆記能減少這種負面影響,皆因寫筆記過程需要一定的專注度,需要手、眼、耳三者協調,可有助避免在沉悶講課中迷失。
3. 分清學習重點
抄寫筆記必定會有取捨過程,應該要放甚麼進筆記需要學生的個人判斷,例如課堂上的笑話可以省略,同學提出而沒有於講義出現的問題可以抄寫到筆記。適當地文具運用也能協助分清學習重點,例如螢光筆可以凸顯重要句子,讓重溫的時候一目了然,減少尋找要點的時間。
4. 連結更多知識
成功的學生能將所得的知識融會貫通,筆記是擴大知識深度與廣度的重要一環,例如抄下老師推薦書目、記下相關學術文章的標題等,讓重溫期間可進一步探索。除此以外,筆記有助連結更多知識,學生可於筆記位置畫腦圖(mind map),將某學科知識連繫到跨學科應用。
5. 提升組織能力
筆記無疑能使學生於上課期間更留神,但寫筆記也應要整齊,否則得物無所用。整理的筆記有助提升重溫時的效能,但混亂不堪的筆記卻會令人感到煩厭,所以寫筆記也是一種提升組織能力的訓練,將資料歸納成點列式重點或將複雜概念簡化圖畫增加你對課題的理解,同時也使大量信息看起來更加輕鬆。
了解更多進修課程:https://bit.ly/3DkVZ3F
進修學習要下苦功
正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許多人完成學業後仍打算在公餘時間進修,但進修並非付錢上課就可以成事,更需要投放個人努力,否則只會浪費金錢與時間。做筆記是上課一個小習慣,長此下去定比令你有所裨益。
想提升英語表達能力?原來Google搜查大法可以幫手!認清以下3個技巧寫出地道英語:(按圖了解)
讀Master洗底有助升職轉行?報讀前要考慮以下4大因素:(按圖了解)
延伸閱讀:【職涯規劃】26歲打工仔 自覺無用想進修 「會否太遲起步?」
Free eNewsletter
You will receive below exclusive information:
- Course recommendations
- Latest learning insight
- Personalised course reminders